Copyright (c)2004-2014  XX企业的网站
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详情
2021年浙江省收获晚稻品质测报结果报告
来源: | 作者:zjliangyou | 发布时间: 2022-06-25 | 155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掌握我省各地新收获粮食常规质量和内在品质情况,用科学准确的数据指导粮食收购和五优联动工作,推动我省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粮发〔2021〕83号)和《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浙粮发〔2021〕31号)总体安排,我中心受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委托,组织开展了2021年新收获粮食品质测报工作,现将晚稻(中晚籼稻和粳稻)品质测报检验结果公布如下:


一、基本情况


品质测报工作重点进行粮食内在品质指标的测定,监测品种为我省各地市的主流品种或特色品种。样品以乡/村级混合样品为主,扦样及样品的转运工作由各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样品检验工作由省粮油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杭州市粮油中心检验监测站和温州市粮油产品质量检测站共同完成。检验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由省粮油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负责。


二、品质测报结果分析


我省采集的收获晚稻样品中存在大量的籼粳杂交稻,省粮油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按照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网上的分类以及历年的统计规律对籼粳杂交类晚稻进行了特别归类。

(一)中晚籼稻

2021年共采集中晚籼稻品质测报样品239份,较去年增加10份。监测区域覆盖省内9个地市59个县(市、区),涉及中晚籼品种28个。按照粒型分类,长粒型32份,中粒型77份,短粒型130份。达到优质稻谷三等及以上的样本共有88份(达标样品只统计优质稻谷的定级指标和限制性指标),其中长粒型达标14份,中粒型达标33份,短粒型达标41份。2021年度中晚籼品质测报优质达标率为36.8%,较去年下降了16.5个百分点。各个单项达标比例分别为:垩白度50.6%,较去年大幅下降32.4个百分点;直链淀粉84.1%,较去年提高0.3个百分点;食味品质100.0%,与去年持平;整精米率81.2%,较去年下降15.7个百分点;不完善粒56.1%,较去年下降23.4个百分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省2021年度中晚籼稻的品质整体较去年有大幅下降,主要表现在不完善粒含量和垩白度较高,整精米率较低。从种植品种上看,主流品种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统计样本数超过5个的品种有甬优1540、甬优15号、中浙优8号、嘉丰优2号、中浙优1号、旱优73、泰两优1332。优质达标率较高的中晚籼品种(含籼粳杂交稻中按中晚籼统计的品种)依次为嘉丰优2号(优质达标率55.0%)、甬优15号(优质达标率43.9%)、甬优1540(优质达标率36.7%)、中浙优8号(优质达标率35.0%)。

(二)粳稻

2021年共采集粳稻品质测报样品221份,较去年减少43份。监测区域覆盖省内10个地市55个县(市、区),涉及粳稻品种49个。达到优质稻谷三等及以上的样本共有27份(达标样品只统计优质稻谷的定级指标和限制性指标),粳稻品质测报优质达标率为12.2%,较去年大幅下降了19.6个百分点。各个单项达标比例分别为:垩白度19.5%,较去年大幅下降45.7个百分点;直链淀粉65.2%,较去年下降6.8个百分点;食味品质100.0%,与去年持平;整精米率94.1%,较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不完善粒71.5%,较去年下降14.1个百分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省2021年度粳稻的品质整体较去年也有大幅下降,主要表现在垩白度和不完善粒含量较高。从种植品种上看,主流品种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统计样本数超过10个的品种有秀水121、甬优17号、甬优9号、秀水14、甬优12号、南粳46、宁84等。优质达标率较高的粳稻品种(含籼粳杂交稻中按粳稻统计的品种)依次为甬优9号(优质达标率33.3%)、秀水519(优质达标率22.2%)、甬优17号(优质达标率17.6%)、甬优12号(优质达标率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