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掌握2021年新收获早籼稻质量安全状况,更好地指导省内各收储企业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粮发〔2021〕83号)和《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浙粮发〔2021〕31号)总体安排,我中心组织开展了2021年新收获粮食(早籼稻)的扦样检验工作,现将质量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局和省局有关文件要求,保证监测区域的合理性及检验数据的时效性,切实发挥基层粮食检验机构作用。我中心按照省内各地市早籼稻历年产量权重,合理调整了早籼稻质量调查和安全监测任务计划数,同时结合我省“优质粮食工程”质检体系建设成果,选定了杭州市粮油中心检验监测站等4家单位作为早籼稻质量调查任务的检验机构,省粮油质检中心负责绍兴市早籼稻质量调查样品和全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样品的检验,承担全部检验数据的汇总、分析和审核工作。新收获早籼稻样品为村级混合样品,扦样及样品的转运工作由各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
二、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2021年共监测收获早籼稻常规质量指标样品205批次,样品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衢州和台州7个地市40个县(区)。从调查结果上看,7个地市早籼稻整体上质量较上年有小幅提高。全部早籼稻样品出糙率平均值为78.2%,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变幅为71.7%~81.6%。一等至五等的比例分别为35.6%、46.8%、12.2%、2.9%、2.4%,无等外品;三等及以上的占比为94.6%, 与上年持平,但一等品占比较上年提高27.7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为54.0%,较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变幅为33.2%~67.4%,整精米率在44.0%及以上占比为94.1%,较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不完善粒总量的平均值为4.4%,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变幅为0.8%~15.2%,主要是未熟粒和病斑粒。千粒重平均值为25.5g,变幅为18.8g~29.0g;水分的平均值为11.3%,变幅为7.8%~14.3%。黄粒米的平均值为0.1%,谷外糙米的平均值为1.2%。
从各地市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温州市、宁波市和台州市的早籼稻质量表现较好,衢州市的早籼稻质量表现较差。分品种来看,全部早籼稻共涉及品种30个,其中可以通过水稻数据网查询确认的品种有19个。超过10个统计样本的品种主要有:中早39(样品数占比为33.7%)、甬籼15(样品数占比为19.5%)、金早09(样品数占比为6.9%)、中嘉早17(样品数占比为6.9%)和中组413(样品数占比为5.9%)。从以上品种的分布来看,中早39的种植范围最广,6个地市均有统计样品;甬籼15主要来自宁波市和绍兴市;金早09主要来自金华市和衢州市;中嘉早17温州市和金华市;中组143主要来自杭州市、金华市和衢州市。从各项检验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嘉早17的各项数据均位于各统计品种前列。